成都篇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向南向北

猫疲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香小说网 www.shuxiangbook.net,最快更新幻之盛唐最新章节!

    崩裂的城垛上上,已经插上朱色的唐军战旗,但是城中的战事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。

    城,从上空俯瞰下去,可以看到,半身高的积水中,象蚂蚁一样散布这无数披甲执刃的士兵,正在艰难的跋涉,头上不时咻咻的掠过流矢,偶尔有人栽倒在水中,又随被后人拖到一旁,一切麻木而静默。

    虽然攻破了外城,但是抵抗一刻也没有停止,倒灌在城里街道的积水,给继续进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,再加上心存死志的城民,依据房屋坊巷,寸土逐墙的拼死抵抗。让安庆绪的大部,得以退进内城继续死守。

    各种尸体肿胀的漂浮在水上,虫豸飞舞,随着气温的升高,散发出种种的异味来,用竹钩起一具拖到,简陋的木筏子上,浑浊的实在看不出什么颜色了。

    长龙一样的手推车阵,一直绵延城外的,那里一边是随军工兵在汗法如雨的挖土为坑,一边是随军的医护营,在队这填满的大坑抛洒石灰,

    城外三台城的遗址上,因为地势较高,这里成为了行营中军的所在,

    “营中的情形怎样了”太子小白在巡视伤军营地。

    “还好,没有什么大疫的情形”负责的总医官李想鹤沉声回答道

    “所有的水源已经交代煮沸了再食用,各营的沟渠和水道,也已经铺设完毕,营下已经查看了,可以直通到河里去,至少不至于再引起二度污染,集体出现症状的那几百名军士已经集中看护用药,个别已然正在康复中”

    “多亏了龙武军留下的医护营,这些人很有些办法,”身旁的内官不失时机的捧上一句。

    “不过,这夏日临近,将士们泡在这水里作战,终不是个法子啊”可惜他丝毫不领情,继续道“水中多污毒,浸之伤创,浓烂不止,治的了标却治不了本啊”

    “还有药物奇缺,行军散、万金油、金创白药等都存量不多了,还有有待剑南方面的补充,特别是烈酒和酒粹,可杀毒去疫,被称为救命水,几乎没有了。。。

    听到这里,太子小白无奈的摇摇头。

    这些被称为特效药的事物,却只有成都将做二所和仁济院的制药场有产,也并非无限提供的。

    (制售符录、丹药,向来是青城门下的一大收入来源。青城山下,就有广生、宝源几家青城背景的药局,已经小有规模,也有现成的人手和经验,有我当初和青微子说的便是“我有几个方子,有兴趣一起发财吗”,一拍即合,调拨了过来听用。

    蜀地向来盛产药材,以种类丰富著称的,《唐本草》上的记载基本都可以找到,因此我主打的三大品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“云南白药”“万金油”“行军散”,属于基本针对大多数突发症状的万应药,当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,就是得力甚多。

    而且更关键的是,这三门的配料都在说明书上写的清清楚楚,能让人朗朗上口,有了成分后,剩下的就交给仁济院,主要研究其比例和搭配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这东西做出来绝对是不愁销路,我的军队,就是一大客户。

    不过我还是给了他们一些,比如要求产品尽量的低廉化要求,比如调整配方,在主药之外做些手脚,再按照官士农工商分做三五等来卖,最上等的,辅以麝香、樟脑、冰片等入药,效果最好最快,自然价钱最贵,最便宜的搭配用最廉价的药材,虽然效用差些起效也慢,但也可以忍受。而军队用的,就用中成药加工的手段,做成更轻巧的膏丸片剂等便携模式)。

    太子小白心中虽然无奈,还是嘉勉了几句,并许下将调集河北民间医士补充军前,并发动各州县,收集药材供应军前的承诺。

    那位老大临走前,很有先见之明的,把这位已经声名著著的总医官和他的得力属下,特意从长安调集到军前来听用,除了行医做事只认轻重缓急,不认身份高低的作风,让某些人很有些非议,也算是很勤勉上心了。

    对于李想鹤提出的这些问题,却也无法避免的,所谓医者父母心那是他的立场,但是身位太子和总帅,他要考虑的是另一些层面的东西。

    朝廷的催促一道比一道严厉,若不是情非得已,那些将帅谁愿意让自己亲信部下和子弟兵,整天混在污水里挣扎着打生争死,但是。。。。

    围城日久,大军的用度,已经开始出现吃紧,为此,行营已经不得不勒令遣散了一些外围的义军和好几路地方守捉军,悉令还镇就食,以减少大军损耗,又在军中实行进一步配给,只有参加日间作战的,才有全额口粮,但还是捉襟见肘。

    操虑多了这些劳心竭神的事情,他才有些明白,当年被太上誉为“吾家去病孤”,在皇家与父王一同长大世叔王忠嗣,当年抗旨不尊的心态。

    还好,自从龙武军南下清理粮道也不是毫无成果,协助新上任的河南节度使张镐,整理地方,清查旧弊,从那些河南州郡中,楞给清出大约三十七万石的米面麦豆,稍稍缓解了大军迫在眉睫的所需。

    “殿下”左右的呼唤让他顿时收回思虑,

    “孤。。还是四下看看把

    虽然走在医护营地中,常常要忍受着各种腥恶难闻的味道,耳边时常充斥呻吟和惨呼,但他仍然在面上如春风沐雨一般,对受伤将士一一看问巡慰,虽然仅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,但也足够让整个的伤兵营地流下深刻的铭记,和谈论上一整天的话题了。

    那些兵将多数哪见过这阵仗,许多人一辈子也未必有机会见得这位尊贵的一面,哪怕是被远远的看上一眼,也觉得莫大的荣幸焉哉。

    说实话,太子小白也很享受这感激涕淋、热泪盈眶之类的心情,相比那些习惯把真实想法和心情,藏在诸如谦卑、谨慎、尊敬、服从、畏惧等面具下的那些臣子和将帅们,从这些普通士兵的身上,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叫真心诚意、赤子之心的东西。

    因此,虽然身边的人,多以千金之子做不垂堂等理由,屡屡劝谏过;虽然那些将帅也建议过说,只要派一个代表,同样也可以宣喻太子的恩德;但他还是把每天亲自巡视伤兵的行为,坚持了下来。

    光看着他们不顾伤势轻重,争先恐后想站起来行礼膜拜,誓诚效忠,但既受宠若惊,又手足无措,惟恐脏污了贵人,种种复杂心情和表现,实在让人很有一些成就和感慨的心情。

    就似一名重伤的老兵,心情激动之下扑上前来,脱口所说的一句话“老子见过太子殿下了,死了也愿意了”这句话虽然被斥为粗鄙无礼,却给他触动颇大。

    就如那位老大所说过的,作为这世间大多数的斗升小民,他们的要求其实很低的,而在他这个位置的人,已经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,但只要肯对别人适当给予的一点点,自己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付出,就可以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河南鸽书急报”

    突然一个司阶郎将,小跑的奔到面前,半跪行礼后,从内甲奉上一张用密文写成的纸卷。引入静室,随行参军掏出一本《千字文》对照抄录起来。

    “登州有变,海上敌袭。。”他惊讶的念出来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我正在响应张镐之邀,南下的道途中,顺便与一干幕僚讨论局势,只是多了位号称不学有术,勇决任气的蒱京兆尹的崔光远。

    京兆在汉时被形容为辇毂,意思是在天子的车轮之下。离天太近,各种矛盾错综复杂,人际关系盘根错节。杜牧在其《阿房宫赋》中写到:“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虽说是在描写建筑物,但用在人事方面,也是惟妙惟肖。治理这一块地方相当不易,没有相当的手腕,只能成为权门侵扎间的牺牲品。他的经历和眼界,至少能成为我参考的一个方面

    “据北边的塘报,史思明已经接受了朝廷的招降条件,放弃了封王的要求,改以归义公、范阳节度使,所领河北3归复朝廷”

    “这是好消息啊。”岑参开口道

    “只是他,正在请求朝廷置给钱粮,遣散多余部曲,安排解甲归田的事宜,”

    我放下一贴行文,冷冷笑了起来,

    “朝廷肯定没有多余的钱粮,因此,给的只能是时间”

    “史思肆虐河北,纵横数十州,搜刮最是有方,所过之处,比那些暴虐的胡人都要干净,据说在范阳的财帛粮布是堆积如山,哪会缺什么钱粮”

    “这乱世中,有兵才是本钱,失去这依仗,凭什么和朝廷讨价还价,这点道理,朝中的那些大人是怎么想的”

    “其实据报,西北那里,其实有人打点过,”

    “那些人胃口虽然大,但是在这大节问题上,怎么敢轻易放水”崔光远轻轻打了个酒嗝,“一个降臣,那些人都是老狐狸,撇清还不及,怎么会出首为之张目”

    作为我新开府的次席僚臣,他虽然到了我的幕中效力,好酒嗜赌的习性已经没改,最喜欢把手中的配额,赢过来喝的醉醺醺的。

    “那还是时间啊”岑参轻轻舒了口气。

    我转头过来,对习惯站在阴影里,将面目处与晦暗不明中的密探和死士头子老猫。

    “范阳那里近来有什么消息”

    “范阳的史思明,遭到刺杀未遂,退而修养,与朝廷的交涉,改由最心腹的养子史朝义”

    崔光远眉色一挑,顿时将眼光描向我

    “不要看我,肯定不是我们的人干的,河北有的是许多恨他咬牙切齿的义士,说不定。。。”我顿然否认道

    “不太可能,颜令公虽然有灭家之仇,但是素以大局为重,当年为了抗贼,连族人妻女流落在外都无法顾及,怎么会这时候拆朝廷的台,河北三柱臣一向气同连理,共同进退的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这说不定是他以进为退的手段”

    “等等,这个史朝义,就是令狐军中胡将总领,阿史那玉的主子”

    “这意味这什么”

    “他为什么需要时间”

    他们一时面面相觊,顿想到一个方面,要么是史朝义想夺权,不过想夺权,把亲信和部下,大老远派到的登州,显然不是那么回事,要么是,河北怕真的要有事了